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

《秧苗青青》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斯里蘭卡往獅子岩Sigiriya的路上

       今年年初,我們在斯里蘭卡往天空之城~獅子岩Sigiriya的路上,當地導遊Terry說,我們可以驅車直達景區,也可以選擇鄉間小路,步行個把鐘頭,體驗純樸的農村風光,再搭一小段車程;我們見風和日麗、氣溫舒適宜人,遂決定棄車步行。
       走了約摸一刻鐘光景,來到這片稻田邊,曙光和煦、露水猶未乾透,滿園嫩綠、高未及膝的秧苗,迎著晨光、展露著欣欣的盎然生趣,不禁讓我懷想起童年桃園家鄉的田地;秋收後、僅存寸許長稻稈的廣袤田野,就是孩子們追逐嬉戲的樂園,跳高、跳遠、爌窯、灌蟋蟀、騎馬打仗………,屋後的稻田,就是我們的快樂天堂。
       但,隨著工廠的興建、休耕政策的推行,良田早已荒蕪,禾苗青青、隨風招展的景象已不多見,後生晚輩多數連稻秧也不識,更遑論要他們體會汗滴禾下土,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感受。

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

《甘布隆門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西班牙古城托雷多toledo,城牆中的甘布隆門

        西班牙中部古城托雷多toledo,靠近the San Juan de los Reyes Monastery修道院、猶太區的邊界,自中古時代即築有城牆,以為邊境防敵禦侮之用,並建有數個城門,做為城內城外的通道,古代進城須查核身份,現則不須。
        甘布隆門,靠近太加斯河(Tajo River)岸邊,因附近長有許多多刺的矮灌木叢cambron而命名,以十六世紀初期所建的方形庭院為基底,現在的城門是16世紀後期重建的,屬西哥德式與文藝復興式的綜合風格,具有四個尖頂塔樓,並以象徵威權尊崇的貴族徽章,雋刻在兩側塔樓之間;城的外側飾以文藝復興式的徽章,城的內側飾以Felipe II的哥德式徽章,高距在拱門上方,鎮懾著往來於城裡城外的居民遊客,彷彿在告誡眾人:進入此地後須得安份守法、不可違法亂紀。

        在已西偏的地中海岸陽光的照射下,堆疊的磚石、板岩,堅硬的質地紋理清晰可辨,冷硬的壁面,蒙上一層溫暖的橙黃色澤,甘布隆門簡潔的造型、對稱的結構,更添剛毅穩固、尊貴神聖之感。

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

《再訪華沙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波蘭首都華沙舊城廣場 Warsaw Old Town Market Square

           2002年首次拜訪華沙,對這個二次大戰慘遭納粹德軍徹底蹂躪,市區九成以上的建築被摧毀,二十多萬市民喪生,在無情戰火凌虐下被破壞殆盡,戰後又憑著存活下來的市民,傾全力搜集舊書報雜誌、電影、繪畫、老照片,並彙聚當地居民、耆老的記憶,竭盡所能的依華沙舊城原貌一一重建,因而僅以幾十年的建築,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,列為人類共同遺產的文化藝術之都─華沙,致上無盡的欽慕之意。
        此後這個『人造古蹟』城市的絕世風華,就深深刻印在我腦海裡,2008年夏天再訪華沙,舊城廣場─這個華沙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社會的生活中心,仍然是架滿帳篷,擺滿露天咖啡座,及販賣畫作的藝品攤位,依舊是遊人如織、川流不息,廣場周邊已恢復舊觀的建築,從文藝復興、哥德式、巴洛克、到新古典主義……各種風格都有;黃褐、米灰、淺可可的牆面,古雅的圖案、別出新裁的雕飾,屋頂覆蓋著磚紅色的瓦片,遠方聳立的米牆紅框綠頂六面塔樓,近處手執盾牌的美人魚市徽……,都讓我駐足留連、品味再三…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