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

《古都掠影》





            此番南下拜訪古都台南,來去匆匆,多處景點僅是驚鴻一瞥,未能細細品味,讓多年未南下的我,頗為抱憾,幸於倉促間,攝得數禎影像,差堪告慰。
        上面兩幅是在赤崁樓所拍,暮色昏黃、暗影浮動,拉長的黑漆陰影,反襯得泥地發亮,突出於地表的樹根,像浮現表皮的筋脈,為褐黃地面增添變化的興味;紅牆上的塗刷本已斑剝,加之樹影深淺有階,頗有虛而不實之感,幸得我面牆背影,賦予此禎札實影像。

        最下一幅,攝於新化「街役場」古蹟屋側,建於日治時代,仿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戲院式樣的屋宇建築本身就極具特色,屋外這棵枝椏槎枒的老樹,像有精靈附體般,虯髯糾結,扭曲舞動,綽約的丰姿,令人甘於為其所魅惑……。

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

《如畫彩壁二》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 基隆河河谷來到平溪段,或許是古老沉積岩地層中富含煤炭、金屬礦物質,年深日久的浸潤,竟將河岸的灰色水泥牆面,染得橙黃褐綠灰黑,繽紛多彩,靜悄悄躲在拱橋下、河岸邊,任遊客來來往往,對它的古樸雅美視若無睹。

         我和家人沿著河岸,漫步閒聊,但  這段彩壁深深吸引我的目光,雖壁面破損,塗敷殘舊,但那褐黃銅綠鏽紅的色澤,深淺不一的斑斑點點,卻讓喜歡色彩細膩變化的我,讚嘆欣喜;若非經年累月風蝕雨淋、塵汙水漬,堆疊而成,恐非世上任何彩繪大師,能繪製出這種積累無數歲月而成的斑效果。

《如畫彩壁一》





        石碇平溪老街踅一回,碗粿、豆花、黃金蛋,豆腐、香腸、一粒粽……;網路上一篇篇美食推薦,圖文並茂的介紹,竟都不如這幾堵老牆,那般令我心繫,上圖位在熱鬧的平溪老街上,我倒忘了攤商是賣甚麼東西,只顧著趁店家轉身向左側,露出稍大牆面時,把握機會拍攝下來,雖菱格紋鋁窗有點礙眼,卻仍不掩大筆揮灑,多彩不拘的恣意暢快,也不知是刻意,還是意料之外,那豐富的色澤,多次堆疊積累產生的層次感,真是讓人印象深刻。
        走出石碇老街,沿著烏塗溪往南走,路邊一間民宅,綠色油漆夾雜黃褐斑點,水泥牆粗糙的表面,不規則的裂紋,綠苔的深淺,在塑膠水管和金屬水龍頭的材質對比下,反而產生微妙的衝突美感。
        下面這張牆面,白色塗圬,早已泛黑並生出橙紅斑點,窗框和已然鏽蝕的鐵欄杆,彷彿早已融為一體,水泥牆面部份,讓我聯想到帕洛克隨意潑灑的滴流畫,並不刻意去經營,卻自有一番景象,窗裡襯著鮮黃的厚紙,右側暗赭的擋板,好似也跟牆面搭配好般,同樣夾雜著黑灰橙紅斑點,看來這彩壁~  更     勝帕洛克一籌。

: 帕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年-1956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很有影響力的畫家,以獨特的滴畫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