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是台灣最大曬鹽場的七股鹽田,因時代變遷,曬鹽不符經濟效益,遂於2002年5月廢曬,隨後轉型為休閒遊憩的觀光據點。正月下旬剛放寒假,協同友人,從台南搭客運到七股,抵達鹽田,司機停好車說:休息二十分鐘。
放眼望去,阡陌縱橫,蓄了水的田裡,卻不種稻,只是攤著讓陽光曝曬來製鹽,另一邊較乾的田裡,可見一堆堆小山般的雪白鹽堆,散置在未乾的田畦裡,自成一幅獨特的景致。
我當即把握機會,走進鹽田,遠處一鹽工推著手推車,拿著木槌,巡行於田埂間,他背光站立,暗黑的身形,在反射著天光的鹹水田裡,顯得格外的踏實沉穩,我朝他點頭打招呼,他停下推車好心叮嚀我,田埂上的木棧板,是沒有固定的,要小心走!
微風拂來,田裡的滷水,激起銀光閃閃的波波漣漪,也閃爍在鹽工倒映在田裡的影子上,回頭一望,好一幅閃著輝光的寧靜圖像啊!!好奇的我蹲下身,手沾滷水嘗嘗看,嗯~~微鹹帶苦,卻隱隱含有一絲甜甜的人情味,連稍後朋友遞給我的鹽滷蛋,都好似~~鹹中帶甜~~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